河南中医药大学研究生,河南中医药大学研究生院

帕金森病是严重危害中老年人健康的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临床主要表现为运动迟缓、肢体震颤和肌强直等运动症状以及便秘、精神障碍、睡眠障碍和自主神经功能障碍等非运动症状。

祖国医学根据临床表现将其归属为"颤证"、"颤振"、"振掉"、"内风"等范畴。《黄帝内经》中“头重高摇之”“头倾视深”“背屈肩随”“转摇不能”“身之强也”等症状,与帕金森病的震颤、头部前倾、躯干俯屈、关节屈曲、运动迟缓等临床表现高度吻合,故古代医家多以“颤”“振”“震”“瘛”“拘”“痉”“挛”等命名此病症。

1993年11月,第三届中华全国中医学会老年脑病学术研讨会通过了“中医老年颤证诊断和疗效评定标准”确定本病统一病名为“老年颤证”。自此,对帕金森病的研究向规范化、客观化推进了一步。

目前,全世界约有 600 万人罹患该病,60 岁以上人群中有 1% 左右的人受到本病困扰,我国是人口大国,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的日益加重,预计到 2030 年,我国颤证患病人数将上升到 500 万人。

因颤证多因素致病,发病机制复杂,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可阻止病程进展,目前临床仍以药物替代疗法为主,但随着服药时间延长,疗效降低、药物不良反应等问题不断暴露出来。

中医药辨治疾病的优势和特色在于辨证论治,与现代医学的个体化治疗有异曲同工之处。中医药治疗不仅可以提高疗效,在一定程度上可延缓颤证病情进展,效果显著,优势突出。

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马云枝教授从事神经系统疾病中西医临床、教学及科研工作40余年,治疗颤证有着丰富的临床经验。从颤证本虚标实的病机特点出发,以脏腑论治、分期论治为治疗特色,临床效果显著且稳定持久。

马云枝教授辨治帕金森病非运动症状经验

帕金森病是中枢神经慢性进行性锥体外系疾病,是中老年人致残的三大疾病之一。流行病学调查显示,65岁以上人群帕金森病患病率为1.7%,其中大约一半患者发展为严重的残疾,对家庭及社会造成巨大的负担。

回顾帕金森病发展历程,诸多医家诊治运动症状已取得了突破与进步,而在诊治帕金森病非运动症状方面,如睡眠障碍、抑郁焦虑、顽固性便秘、嗅觉丧失、认知障碍、疼痛、直立性低血压等未得到重视,而这些非运动症状已严重影响患者生存质量,并且很多非运动症状先于运动症状的发生。

2009年5月,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帕金森病及运动障碍学组制定的第二版“中国帕金森病治疗指南”中提出了非运动症状的治疗建议。

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非运动症状的普遍性及其在疾病诊治中的重要性越来越受到关注。

马云枝教授认为非运动症状的治疗应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积极发挥祖国医学辨证论治理论体系的优势,探寻中医药治疗非运动症状的优势和方法。

她擅长早期单纯运用中药治疗,改善非运动症状,延迟应用西药的时间;中晚期中西医并用,减轻西药不良反应、延缓病程进展,弥补了单纯西药治疗的疗效衰减、不良反应、并发症等诸多不足,现介绍如下。

帕金森病合并直立性低血压

帕金森病发病过程中,α突触核蛋白聚集加重了神经元变性和自主神经功能障碍,自主神经功能障碍是主要非运动症状之一,也是直立性低血压的主要原因。

据统计,神经源性直立性低血压在帕金森病患者中较为普遍,发生率为14%-58.2%,其发生率与患者年龄相关,年长者更易出现,主要与以下几种因素相关:心脏交感去甲肾上腺素能神经减少;心脏外去甲肾上腺素能神经功能障碍;α突触核蛋白聚集使压力感受器的交感应答受到损害,动脉压力反射功能障碍,不能代偿由于体位改变带来的静脉回流减少,导致患者出现眩晕症状,并难以维持直立体位等。

直立性低血压增加了患者摔跤、骨折、晕厥、脑血管意外、心肌缺血甚至死亡的风险。发作前多有头晕、面色苍白,疲乏无力,视力模糊,反复跌倒发作。轻者鼻青脸肿,重者全身多处骨折,甚至还有颅脑出血,给帕金森病的治疗带来极大障碍。

颤证合并直立性低血压当归属中医“颤证”“眩晕”“厥证”“虚劳”等范畴。

明代王肯堂《证治准绳》:“肝主风,风为阳气,阳主动,此木气太过而克脾土,脾主四肢,四肢者,诸阳之末,木气鼓之故动。经谓风淫末疾者此也。”

随着颤证病程进展,风木肆虐,中土被伐,脾气散精不利,四肢肌肉失养而为虚劳乏力;脾不升清,清窍失养则发为头昏、眩晕。

因此,马云枝教授提出,颤证中晚期合并直立性低血压的病机当概括为“中气不升,清窍失养”,《内经》有云“虚者补之”“损者益之”,治疗以补气养血、健中升阳为主。《素问·脏气法时论》曰“肝苦急,急食甘以缓之”,临证常以保元汤、补中益气汤等甘缓之剂,辨证施药,标本兼治。

保元汤出自明代魏桂岩之《博爱心鉴》:“保元汤即东垣所制黄芪汤也,见《兰室秘藏》小儿方。然此药大抵性味甘温,专补中气而能泻火,故虚火非此不能去也……人参益内,甘草和中,实表宜用黄茂,助阳须凭官桂。前三味得三才之道体,后一味扶一命之巅危。”

柯韵伯云:“保元者,保守其元气之谓也。”方中人参为君,味甘微苦,性享中和,主补五脏,为“治虚劳内伤第一要药”。黄芪为臣,味甘,入脾、肺二经,入脾而救受克之伤,入肺而制风木之动,与人参相须为用,则补气之功益著。

物之味甘者,以甘草为极,甘主脾,脾为后天之本,五脏六腑皆受气也,故其能调和脏腑阴阳,为佐药。配少许肉桂扶阳益气通脉,兼引他药入血分以通血脉,为佐使药。

本方配伍精当,《古今名医方论》引柯韵伯之论:“参、芪非桂引道,不能独树其功;桂不得甘草和平气血,亦不能绪其条理。”

保元汤为补气之经典方,其肺脾肾并补,可健中气、升清气,能改善眩晕症状。

补中益气汤出自李东垣《内外伤辨惑论》,方中黄芪性甘、微温,归脾肺经,有“补气诸药之最、气中血药之称”,补气生血、补气升提,是中药补气药中的主药,能自然有力地推动血液在脉管里运行,脉管波动强血压上升。配伍人参、炙甘草、白术,补气健脾为臣药。当归养血和营,协人参、黄芪补气养血;陈皮理气和胃,使诸药补而不滞,共为佐药。少量升麻、柴胡升阳举陷,协助君药以升提下陷之中气,共为佐使。

纵观全方,具有补气血,升清阳之功效,对直立性低血压疗效甚佳。

专家名片

马云枝,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国家二级教授,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全国名中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获批者,首届河南省名中医,十届河南省政协委员,河南省劳动模范,全国巾帼建功标兵,现任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脑病医院名誉院长,河南中医药大学帕金森病研究所所长,全国脑保健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中药协会脑病药物研究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中医药学会脑病专业委员会常委,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神经科专业委员会常委,世中联中药上市后再评价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中国中药杂志审稿专家,河南省中西医结合神经科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河南省医疗事故鉴定委员会专家组成员,河南省基本医疗保险专家咨询组成员。

获河南省科技进步奖24项,发表论文260多篇,出版《中西医结合瘫痪病学》、《实用脑卒中康复学》、《中西医结合帕金森病诊疗学》等专著10部。

现主持参加国家中医药行业专项课题1项、国家重大新药创制科技重大专项课题1项,指导承担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建设项目1项。从事临床四十余年,擅长治疗帕金森病、中风、痴呆、失眠、头痛、眩晕、癫痫、三叉神经痛等疾病。

河南中医药大学研究生(河南中医药大学研究生院)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