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大学研究生,河南大学研究生院官网

河南省2023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借考工作温馨提醒

根据教育部统一安排,现将我省研考借考事宜提醒如下:

1.借考对象

当前仍滞留在报考点所在地以外且返回报考点确有困难的考生。当前已在报考点所在地的考生,不在本次申请借考范围。

2.申请时间

12月8日上午8时至12月10日上午8时。

3.申请办法

考生登录“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yz.chsi.com.cn),填写相关信息,提交借考申请。逾期不再办理。

4.注意事项

(1)申请在外省借考的我省考生,由拟借考省份省级招生考试机构审核同意后安排。申请在我省借考的外省考生,由河南省教育考试院会同拟借考地教育招生考试机构审核同意后安排,如拟借考地因考位紧张无法安排,由省教育考试院统筹安排在拟借考地以外的考点。

(2)省内异地借考由拟借考地教育招生考试机构审核同意后方可借考。各地将努力安排好借考工作,服务好借考考生;申请借考考生也要积极配合,务必于12月8日起坚持每天使用“健康上报”APP打卡。拟借考地教育招生考试机构将根据APP打卡情况,综合考虑当地考位数量、办考条件、考点设置、赴考路途距离等因素,审核考生借考申请,最终确定是否同意借考。如确因办考资源有限,考位紧张,将优先保障最困难、最需要的申请借考考生。

(3)借考申请一经审核通过,考生原考位安排将被取消,无法再次变更,请考生慎重提交借考申请。

(4)考生可于12月14日登录研招网查询借考申请审核结果。未通过借考审核的考生仍需到原报考点参加考试。如有疑问,考生可通过电话或邮件向原报考点所在地招生考试机构咨询。

附:

河南省研考咨询渠道

冲刺期,是考生在备考时都会经历的关键阶段,复习已经到了这个阶段,就一定要对自己充满信心,绝不轻言放弃。专家指出,在备考过程中,适当的焦虑确实是有好处的。适当的焦虑反应可以激发潜能,有助于迎接挑战。适当的焦虑可能会带来好处这个观点,往前至少可以追溯到1908年,哈佛大学心理学家罗伯特·耶基斯和约翰·多德森在那一年提出这样一个假设:保持一定的“警醒度”可以提升表现,不过这只在一定程度上。当焦虑过甚,表现反而会受到负面影响。

那么

怎么克服冲刺期的过度焦虑

在最后的备考过程中要注意哪些事项

对此

小网梳理了冲刺期几点注意事项

为考研冲刺的你助力

情绪稳定

如果说高考是同学们面临的第一次重大的人生选择。那么,考研就是第二次。

为了实现个人更好发展,或提升就业市场上的竞争力,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加入考研大军。通常来说,考生需要花费半年,甚至更长时间来进行高强度复习备考,对考生学习能力、心理和自控力都是一项重大考验。

在备考的时候,你不需要了解娱乐八卦,不需要了解微博热搜。不需要打听任何考研情报,不需要紧盯别人的复习进度,减少外界信息对个人情绪的影响。

可以与过来人聊聊他们的考研经历,了解他们的考研历程。事实上,大多数考研人都是熬过来的。抱着必胜的决心,告诉自己,只要坚持复习,就可以“上岸”。

重复,学会正确的重复

有同学发现,随着复习进入冲刺阶段,“学”的东西逐渐变少,“背”的东西逐渐增多。根据艾宾浩斯遗忘曲线规律,对于24小时以内接触过的信息,我们能保持34%的记忆,这时稍加复习便可恢复记忆。

艾宾浩斯记忆法的本质还是在于“重复”想要记牢一个知识点,就要遵守记忆规律,进行反复复习。提醒大家一定要“坚持”,不堆积,不漏背,每日都要完成当日的背诵内容和复习内容。

换句话说,要规划早起和睡前的宝贵时间。建议考生利用这段时间多背政治和英语单词。在复习过程中,为了避免枯燥,也可以几门课程轮流交叉复习。

戒掉手机依赖症

研究表明,性格内向、缺乏自信的人是感染手机依赖症的高发人群。有些同学为了缓解压力刷刷手机,但往往控制不住时间,影响正常学习效率。

首先,从内心要有积极的意愿,非常想摆脱对手机的依赖。其次,关掉无线网也要关掉移动数据网络。试着不带充电器,为了保证电量,这个做法可以逼自己减少使用手机的时间。

最后,还要做好长期斗争的心理准备,相信自己能过这关。

加强运动,关注疫情,保持身体健康

随着天气转凉,气温下降,同学们要做好防寒保暖的工作。可准备长款羽绒服、厚手套、保温杯、暖宝宝等保暖抗冻的物品。考研进入到复习冲刺的关键时刻,身体不能出差错,影响复习和考试,后果不堪设想。

在饮食方面,要调整饮食结构,确保饮食清淡有营养,确保自己以健康状态参加考试。

并且要进行适度的锻炼,让焦虑情绪得到释放,有助于及时回到学习状态。

在冬季疫情防控关键期,考生要常备口罩、免洗手消毒液等防疫物资,尽量减少去人流密集场所,遵守防疫规定。

每天关注疫情的时间不要太长,专注于当下的生活、学习,避免负面讯息过载。出门在外要正确佩戴好口罩。

如何在考前、考中、考后进行心理调适?

又该如何让自己保持最佳状态全力备考呢?

北京宏志中学心理教师周冬梅为研考生支招

01

考前紧张是正常现象

研考对于考生而言是事关个人发展的一件大事,在考前出现紧张和焦虑的情绪,都是正常现象。最重要的是要学会接受这种情绪。

面对考前紧张的情绪,周冬梅表示,考试临近有焦虑情绪说明对这次考试非常重视,适度的焦虑有助于考试的超常发挥。超出极限,就可能产生烦躁、紧张、不安,甚至出现身体不适,这是异常焦虑的信号,此时就需要做调整。

“考试临近,对于研考生来说,心理上有了焦虑不可怕,贩卖焦虑才可怕。面对焦虑,考生首先要拥抱焦虑,比起排斥焦虑这能让考生更快地调整自己。其次,减少后悔与抱怨,专注当下。再次,做好考前规划,进行模拟练习,多进行积极的自我暗示,激发潜能。要相信念念不忘,必有回响。”周冬梅表示,每一个挑灯夜读的深夜都有意义,做一个坚持到底又很酷的自己。

02

三招缓解考中紧张

在过往的考试过程中,不少考生复习准备很充分,但一上考场遇到难题或因为紧张,大脑就会陷入空白,从而影响自己的发挥。对于这样的情况,周冬梅介绍,考中焦虑一般发生在发放试卷前,以及刚开始答题的时候,考生对未知情况过分夸大,影响了记忆提取,于是陷入大脑空白状态,此时需要快速调整自己。

考生可以采用下面的方法来缓解焦虑情绪,如:

腹式呼吸法,可以较快缓解因过度紧张带来的心跳加速,待生理信号恢复,情绪也慢慢平复。

自我暗示法,用简短、有力、肯定的语句反复默念,如‘我能胜任’‘我一定能考上’。

愉快联想法,将以前成功的自信心态联想到当下,增加自信,但要特别注意不要浪费较多时间。

周冬梅表示,考试过程中,大脑出现“空白”,不是因为我们遗忘了知识点,而是因为大脑被情绪占用了,知识点才会暂时被“遗忘”。

03

考后要给自己积极暗示

一科考试结束后,不少考生难免会就考题难易度与别人进行交流。这时,因为考试还没有完全结束,很容易让考生陷入发挥不理想的情绪中,影响下一科目的考试,甚至有的考生会产生知难而退的弃考心态。

因此,周冬梅建议考生,要遵循考完一科扔一科的原则,多想已经过去的考试毫无意义。更不要互相询问接下来要考科目中自己没有把握的题目,这样只会打击自信心。考生要把时间用到有意义的事情上,即使做个健脑操都很有用。

“考生要正确对待成功与失败,要有平常心,学会顺其自然。考试结束后,无论发挥得好与不好,都要对自己进行积极的心理暗示。”周冬梅说。

end

来源:河南省教育网综合整理自河南省教育考试院。(声明:转载此文是为了传递和分享更多教育相关信息,如有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侵删。)

河南大学研究生(河南大学研究生院官网)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