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工程大学研究生宿舍,哈尔滨工程大学研究生宿舍条件

今天因为带菜回来,回来的有点早,回住处休息了一会,心里想着小丁给我推荐的梁思成、林徽因设计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简称“哈军工”)主楼,于是,再次拿起我的拐杖,打起精气神,乘坐53路公交前往。

我说的哈军工,可现在大家看到的牌子是哈尔滨工程大学。也许有人要问,这是怎么回事?其实这事我也是才知晓,现在的哈尔滨工程大学的前身就是哈军工。

哈尔滨工程大学是工信部直属的“国防七校”之一,以“三海一核”(船舶工业、海军装备、深海工程、核动核电)为办学特色,被国家授予“航母建设突出贡献奖”单位。学校是国家“211工程”、“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56所研究生院”、“1959年首批20所全国重点大学”、“1978年88所全国重点大学”、“北京高科大学联盟”、“中俄工科大学联盟”之一,入选国家“111计划”、“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21世纪人才强军计划”、“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由国防科工委、教育部、海军、黑龙江省四方重点共建。

要想搞清楚这个院校的名称来源,就让我们仔细看看这个学校的历史沿革:学校的前身是始建于1953年的新中国第一所高等军事技术学府—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简称“哈军工”),陈赓大将为首任院长兼政委,毛泽东主席为学院的成立颁发了训词。创建伊始,学校按军兵种设立了:空军系、炮兵系、海军系、装甲兵系、工程兵系五个系。后又增设:防化兵系、原子系、导弹系、电子系、计算机系、外国留学生系,共11个系100余个专业。哈军工是应抗美援朝战争的迫切需要孕育而生的,是毛泽东与斯大林在苏联会面期间,双方确定并组建的新中国第一所高等军事技术学府,是1953年国家“一五期间”以举国之力建设的全国唯一重点建设大学,哈军工成立伊始为绝密单位,对外番号“103部队”,并不公开对外招生,随着抗美援朝战争的结束和外部局势逐步稳定,从1959年开始,哈军工以公开的身份正式参加全国统一高考招生(此前周总理特批,哈军工可以从达到清华录取分数线的全国高中生中进行秘密政审、以抽调的方式进行选拔学员),同年(1959年),哈军工被国家确定为首批20所全国重点大学之一。
1960年根据中央军委决定,按照“尖端集中、常规分散”原则,以下常规院系进行了迁出并独立建院:炮兵工程系(现南京理工大学)、装甲兵工程系(现解放军装甲兵工程学院)、工程兵工程系(现解放军工程兵工程学院)、防化兵工程系(现解放军防化兵工程学院)、空军工程系(现解放军空军工程大学一部分、西北工业大学一部分)。1960年到1962年,学院进行了分建和改建。学院炮兵工程系迁往武昌,与武昌高级军械技术学校合并,成立炮兵工程学院,不久又迁往南京(南京理工大学);装甲兵工程系迁往西安,成立装甲兵工程学院。工兵工程系迁往西安,后又迁回北京,成立工程兵工程学院;原子化学防护系迁往长春,成立防化学兵工程学院(防化指挥工程学院);空军工程系的机场建筑和气象两个专业移交给空军气象学校;学校又陆续成立原子工程系、导弹工程系、电子工程系、计算机工程系。1966年,文革爆发。4月,根据中央军委决定,“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退出军队序列,改名为“哈尔滨工程学院”。1970年,文革期间,哈尔滨工程学院被林彪反革命集团正式肢解,至此,哈军工办学17年,共发展出了11个系:空军系、海军系、炮兵系、装甲兵系、工程兵系、防化兵系、原子系、导弹系、电子系、计算机系、外国留学生系,共100余个专业,9600余名教员,160余名苏联专家、顾问。留守部分,以海军系全建制、原子系全建制、导弹系战术导弹分部为基础(形成了当今哈尔滨工程大学“三海一核”+“航天”的办学特色),空军系、电子系、计算机系等部分专业、教师以及文革中被扣上“政治上不合格”帽子未能南迁的干部教师共1500余人(占当时分拆总数的51%,注:国防科大当时分得1447人),组建哈尔滨船舶工程学院(简称“哈船舶”),归第六机械工业部(舰船部)领导。
哈军工解体后,各系去向:海军工程系划归六机部(舰船部),拟迁武汉,后留原址组建哈尔滨船舶工程学院。原子工程系与"哈工大"合并,归属于二机部,内迁重庆,组建重庆工业大学,但最终未办成,原子工程系最终还是留在了哈尔滨与海军系共同组建了哈尔滨船舶工程学院(哈军工解体后分出的其它高校中均没有核专业)。空军工程系迁往西安与西北工业大学合并,归属于国防科委三机部。导弹工程系、电子工程系、计算机工程系内迁长沙,成立"长沙工学院",即现“国防科技大学”(文革期间,空军系、导弹系、电子系、计算机系、院属机关等,由于大量被扣上“政治上不合格”帽子的专家、教授、教师等未能南迁,最终留守哈尔滨并入哈尔滨船舶工程学院,如:哈尔滨工程大学前校长吴德铭,即为哈军工空军系毕业后留校的任教的教员,未能南迁)。1978年,哈尔滨船舶工程学院被国家教委确定为88所重点大学之一。1982年,成为首批具有博士、硕士学位授予权的单位。1994年,学校更名为哈尔滨工程大学,成为通过国家“211工程”立项审核的“首批27所211”高校之一。
2002年由教育部批准设立研究生院,2011年进入教育部985平台,学校现隶属于工业和信息化部,并由国防科工委、教育部、黑龙江省、海军四方共建。
2011年,学校进入教育部985平台,2017年9月,哈尔滨工程大学入选国家“双一流”首批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名单。
看了这么一大篇,大家应该明白学校名称的由来。其实我也是查看了这些资料才了解其背景。
哈尔滨现在有两个工大,一个是哈尔滨工业大学,一个是哈尔滨工程大学,为了区别开两所学校,当地人称哈尔滨工业大学为“哈工大”,哈尔滨工程大学为“哈工程”。

今天我来这里,一是过来参观哈军工(在我心里这所学校就是哈军工,不习惯叫哈工程),最想看的是由梁思成设计的教学主楼。

在写游记时查资料得知:早期哈军工五个系的教学大楼和学员宿舍、食堂,共十万平方米。并不是梁思成先生亲自设计的,这些建筑最初接收设计任务的设计者是殷之书,后来梁思成先生给予了指导并对图纸进行了修改。当然,这其中自然也有梁思成先生的设计思想在内,说是梁思成先生设计也没错。

哈军工由刚从朝鲜战场抽调回来的大将陈赓(时任中国人民志愿军代司令员)组建,1952年开始筹建,1953年4月25日基建破土动工。学院地址选在当时哈尔滨市南岗区的医科大学校址上,医科大学迁出重建校舍。并且哈尔滨城市建设委员会将南岗区文庙街一带250万平方米的空地划拨给军事工程学院作为永久校舍建筑基地,封闭文庙街。1953年至1955年,新建校舍167栋,高至7层,低为平房,最大面积47000平方米,最小约200平方米,共计41万平方米。其中教学用房占46.5%,办公用房占7%,宿舍占39%,食堂占2.3%,其他用房占5.2%。基本上解决了上课、实验和辅助教学所需的用房问题;生活住房本着“挤着住”和“勤俭建院”的原则,也得到了初步改善,为教学、科研和生产、生活创造了较好的条件。

特别是作为五大系教学楼的11号到51号楼,厚实的楼体,中国古代宫殿式的飞檐,中西结合,美观耐用,体现了质量与外形的统一。教学区大致可以分两块,11号楼与21号楼隔文庙街相对,形成一个区域,而在它们的北边,31号楼,41号楼,51号楼与体育馆环绕大操场,形成相对集中的另一处教学区域。

这是教学主楼的中间部分,中规中矩,气势雄伟。

教学主楼的配楼。

这是教学主楼的正面。

这是教学主楼的两边配楼。

主楼前的雕塑是个船舵。这个雕塑显示了这所学校的专业特色。学校不仅以国内第一艘实验潜艇、第一艘水翼艇、第一台舰载计算机、第一套条带测深仪等数十项填补国内空白的重大科研成果著称,而且还以双工型潜器、气垫船、梯度声速仪等成果摘取过世界第一的桂冠。学校在船海核领域保持着很强的技术储备,水下机器人、船舶减摇、船舶动力、组合导航、水声定位、核动力仿真、大型船舶仿真验证等技术居国内领先或国际先进地位,是海军先进技术装备研制的重点单位。

这个哈尔滨工程大学的LOGO,彰显出了哈工程的厚重历史。

天上飘来了祥云,带给了我运气。

校园里的林荫大道。

校园里的校友林。

哈尔滨工程大学图书馆是在哈军工2.7万册藏书基础上发展建设的,随着学校的逐步发展,图书馆不断扩充馆藏资源,截止到1990年,全校共藏图书30余万册。

这座教学楼也是最初设计的那五座教学楼之一。哈军工大楼的设计师们基本遵循了中国古建筑屋顶制式等级来设计大楼。在哈军工时期等级最高的建筑是拥有重檐歇山顶的11号、21号、31号三座哈军工时期的老楼与新建的61号。其中三座老楼分别代表了哈军工成立初期三个主要的院系,即空军工工程系、炮兵工程系和海军工程系。这是31号楼,海军工程系。

当年的船舶工程学院就是以哈军工海军工程系为主体组建的。

看着这种风格的建筑是不是以为自己是来到西安或者古都南京呢?这恐怕是高校里最多的古建筑风格的了。

哈军工原来的主楼并非中式建筑,不遵循中式大屋顶的规则,现在在军区手中。新主楼却采用单檐歇山顶,其规格是要低于11号(航建学院)、21号(21a计算机学院与信通学院、21b基础教学楼)、31号(核学院、经管学院)和61号(自动化学院、机电学院)的,仅和现为继续教育学院及外语系的41号相同。

校园里立有一座邓世昌的塑像。邓世昌(1849年10月4日-1894年9月17日),汉族,原名永昌,字正卿,广东广府人,籍贯广东番禺县龙导尾乡(现为广州市海珠区),清末北洋水师将领,民族英雄。邓世昌是中国最早的一批海军军官中的一个,是清朝北洋舰队中"致远"号的舰长。他有强烈的爱国心,常对士兵们说::"人谁无死?但愿我们死得其所,死得值!"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时为致远号巡洋舰管带(即舰长)。1894年9月17日在黄海海战中壮烈牺牲,谥壮节公,追封太子少保衔。光绪帝挽联如此写道: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为纪念邓世昌的伟大牺牲,人民创作了《甲午风云》、《英雄邓世昌》、《甲午大海战》等多部文学、影视、戏曲作品,以歌颂其英雄壮举,还有多处纪念馆可供纪念、瞻仰、凭吊。作为哈尔滨船舶学院为前身的军工院校,在校园里立有一尊邓世昌的塑像,其意义自不一般。

这是21号楼,按各系的序号编号为11、21、31、41、51号楼的教学楼其建筑标准在当时不敢说冠绝全国,也决不会名列三甲之外。

曾经的哈军工炮兵工程系教学楼,现在是哈工程大学信通学院、计算机学院(软件学院、保密学院)教学楼。

21号楼的对面,就是以苏军中将、陈赓院长的助理奥列霍夫的名字命名的广场。 瓦·依·奥列霍夫(1902-1957)前苏联空军中将,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陈赓院长的顾问及苏联顾问团首席顾问,1957年3月27日在哈尔滨逝世于工作岗位,时年55岁。

这是哈军工博物馆前的伟人塑像。在静谧安详的微风中,仿佛听到他们隐隐约约的在交谈,毛主席说:建设现代化的国防,需要有军事工程技术人员来保障,国家要创办一所综合性高级军事工程技术院校,你来当院长。朱总司令道:我同意主席的意见和主张,陈赓这次你可要忙喽。周总理 补充讲:不要怕办学中的困难,支持你的有人民政府和党中央。彭副主席语气凝重:要尽快解决“小米加步枪”,中央军委就是你的大后方,一定不辜负祖国的重托,首长们的期望。陈赓大将回答得斩钉截铁,气宇轩昂。仅仅一年时光一所现代化的综合性军事工程技术院校横空出世,屹立在中国的东北方,“哈军工”三个字分建、改建后的学校始终名声响亮从此盛名远扬。

哈军工,是中国空前绝后的超级军校。首先在于学院的高规格:哈军工直属最高,是大军区级别的军事院校。这样规模的军校,建设投入也是高级别的,哈军工建校时设立的五个系:1系—空军工程系,2系—炮兵工程系,3系—海军工程系,4系—装甲兵工程系,5系—工兵工程系。按照各系的序号编号建立11、21、31、41、51号楼的教学楼。

行政主楼前的校训—大学至真。

11号楼是哈军工一系(空军工程系)五系(导弹工程系)共用的教学楼,是哈军工最大的教学楼。如今的11号楼,不仅在哈工程大学校内是最主要的教学用地之一,也是中国高校最大的教学楼之一。整个大楼呈“日”字结构,建筑总面积4.7万平方米,现在主要是航天与建筑工程学院、机电工程学院、理学院和国防学院的办公场所。自然科学基础课中的大学物理、工程图学基础以及军事理论等课程的教室多在此楼。

如今的11号楼,不仅在哈工程大学校内是最主要的教学用地之一,也是中国高校最大的教学楼之一。

哈军工继任院长刘居英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空军工程系旧址”题词。

41号楼。原哈军工装甲兵工程系教学楼,现为哈工程大学外语系、继续教育学院教学楼。

走了这么一大圈,基本转完了哈军工。现在哈军工已经新晋为国家3A级风景区,由“历史景观区”、“文化景观区”、“船海特色区”和哈军工纪念馆这“三区一馆”共同组成。其中五栋历史建筑,是哈军工文化园“历史景观区”中的重要游览看点。那种军事院校特有的刚毅线条在历经六十年岁月后,仍然能够震撼人心。宫殿式的大屋顶,歇山飞檐,七彩门廊前竖起的大红色门柱,门前大理石台阶、云纹柱和楼体上处处可见的细腻纹样,显示出大楼尊贵的身份。大楼屋脊上不设龙头,而是一边一个猛虎,虎首回头、虎尾上翘,十分有气势。而五栋建筑最具军工特色的,就是将古建筑中四条垂脊上蹲坐的镇脊神兽,换成了由解放军骑兵前导的各军工院系的武器模型。由于建校之初年为了节省费用,用灰瓦取代琉璃瓦,让五栋大楼少了古典建筑的华贵之气,却浇灌出军事院校特有的质朴与凝重,英气逼人。

哈工程逸夫馆,是哈工程里的现代建筑,和我们对口的单位部门(网络与信息中心)就在此楼内。

今天哈工程的游览,在逸夫馆结束,又恰巧是我们的对口单位,真是有缘。

哈尔滨工程大学研究生宿舍(哈尔滨工程大学研究生宿舍条件)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