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教育考研,特殊教育考研要考哪些科目

近年来,莒南县特教中心积极践行“零拒绝”的特殊教育理念,提出了“三启”、“三送”、“四学段”的育人模式,创新培养体系,着力推进医教康结合的送教上门工作,用特殊的方式努力给这些特殊孩子嫁接一双腾飞的“翅膀”。

特殊孩子的特殊“大家庭”

特殊儿童需要更多的爱,更需要特别的关注与行动,这份特别的关爱来自家庭、学校、社会以及政府的支持和帮助。莒南县根据送教上门工作实际,制定《莒南县义务教育阶段重度残疾儿童送教上门服务工作实施方案(试行)》,联合县教体局、县人社局、财政局、卫计局、民政局、残联、红十字会、慈善总会、特教中心、中小学校、爱心企业等各部门推进送教上门工作,充分利用各类资源,使这个“大家庭”既和谐,又温馨。

“莒南县人民政府主导,汇集各部门资源,以莒南县特殊教育资源与指导中心为载体,形成了关爱特殊教育的合力。这种合力,让莒南的特殊儿童受到了更好的特殊教育。”莒南县教体局局长左银武说道。

特教教育中的“特殊做法”

自2011年启动特殊教育送教上门试点工作以来,12年间,累计走访2000多人次,其中重点走访194名残疾学生,走访范围覆盖全县,送教工作走在全市前列,并获批市级“送教上门工作试点县”。

一直以来,学校不断学习、探索、完善送教工作,坚持稳中求进,进中求新,开拓出了新的送教模式——“三送”模式。“三送”通过鉴定评估,将送教学生共分为三类:一类为具备较强的学习能力及简单的康复需求的学生、二类为具备一定的学习能力及一定的康复需求的学生、三类为具备简单认知能力的学生。根据送教学生的残疾程度,建立一人一案的动态管理档案,开启资源教师给一类学生送文化,联合县妇幼保健院给二类学生送康复,联合县志愿者协会给三类学生送温暖的分层次、分类别的送教模式。“三送”模式,使重残儿童享受到了更加适切精准的送教体验。2022年1月1日《中国教育报》以《山东莒南县:送教上门铺就特殊儿童成长路》为题,对莒南县特殊教育中心送教上门经验进行报道。

送给特殊家庭的特别的爱

特教中心作为莒南县唯一一所公办的特殊教育学校,学校教师自觉承担了送教老师的职责,因平时要为在校生上课,送教只能牺牲休息时间,利用周末及寒暑假进行。学校将全体教干教师分为19个送教组,教干包乡镇,老师包学生,一人一案,实行个别化教学,用专业为这些特殊孩子引领正确的教育方向,用爱心来抚慰这些特殊孩子和家长的心灵。送教上门送的不只是知识,还有政策、技能,更有党的温暖。为贫困家庭送上了慰问物品,为每位残疾孩子送上学习用品,为特困家庭争取政府的扶助,为他们送上医疗康复的信息……一位家长动情地说:“看着一个残疾孩子,感觉生活都是灰暗的。自从孩子上了特校,老师定期来送教,感觉心里敞亮多了,对生活又充满了希望,感谢老师,感谢党。”

“在脱贫攻坚,建成小康社会的路上,一个也不能少。”在莒南县特殊教育资源与指导中心的协调下,莒南县的残疾儿童家庭成为最受社会关注的对象。从康复器械到心理辅导,从助残资金到技能培训,从政策扶持到社会赞助……如阳光雨露,沐浴着每一个特殊家庭。

光阴弹指过,未染是初心。在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学校先后获得“山东省卫生先进单位”、“临沂市规范化学校”、“临沂市助残先进集体”、“临沂市先进基层党组织”、“临沂市文明校园”、莒南县“学校工作先进单位”等三十余项荣誉称号。

“既然选择了特殊教育,我们就要用一颗爱心,坚守初心,用恒心和痴心打造匠心,努力让每一个孩子都能自理、自立、自强、自爱、自尊、自豪。”莒南县特殊教育中心校长张文明正用这样的寄语和期望带领莒南特教人用实际行动诠释着这份无私而特殊的爱。(宋家聪 孙永艳)

特殊教育考研(特殊教育考研要考哪些科目)

类似文章